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往往過分關注他們的衣食住行及智力教育,卻忽視了孩子的心理素質培養,有關研究人員對孩子的心理素質進行了研究,湖南心理咨詢公司告訴你孩子的心理障礙問題不容忽視。
俗話說:“人之初,性本善”,但曾經有研究者對5-6歲的幼兒進行了抽樣調 查,調 查結果卻令人吃驚:脾氣壞占15.72%,性格古怪占4.84%,神經質占28.33%,行為問題占9.02%,社會交往不良占2.86%,情緒障礙占10.33%,低能占0.66%。此外還有偏食、言語發育遲滯、分離性焦慮、強迫現象等。這些現象是如何產生的呢?
育兒專 家馮國強:孩子的心理問題甚至心理障礙的產生有的時候是突發事件造成的,大多數的情況都是一段時間有一些問題逐漸積累造成的。比如說:圍產期大腦受過損傷,這是生理原因。更多的情況是在孩子心理發育的過程當中他遇到社會適應和或人際交往過程中有許多心理的沖突和矛盾,這些問題解決不好就有可能造成心理上的問題。時間長了沒有及時地解決就有可能發生心理障礙或者心理疾病。
調 查還發現,引起幼兒心理障礙的原因的三種。第一種發生在圍產期,孕期母親患傳染病、中毒、營養不良、腹部外傷,小孩出生時窒息缺氧,難產或產傷。第二種是缺少幼兒園正規教育,家居的孩子就顯得過分害羞、怕見人,在陌生環境中難以適應。第三種是家庭環境因素。
育兒專 家馮國強:我們現在多數獨生子女都是幾個家長帶,甚至是老少三代一起生活,每一個家長不同態度、對待孩子的不同方式、不同原則,經常會讓孩子無所適從,時間長了或者矛盾加大了就會造成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

在這些原因中,不健康的家庭環境和不正確的教育方法對孩子的影響尤為重要。
首先:不和睦家庭或父母離異,使幼兒不知所措,或失去應有的愛撫,容易形成自卑、抑郁、性格古怪、急躁等反常心理。其次:教育方法不當。一種是對孩子滋愛遷就、百依百順,使幼兒形成驕傲、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另一種是采用打、罵、嚇、關等教育,使孩子變得膽怯和抑郁。還有:教育方式的不一致和家長之間育兒方法、要求、態度的不一致,使幼兒有恃無恐或無所適從。那么,如何對孩子實施正確的家庭教育呢?
育兒專 家馮國強:我覺得一是要家長重視這件事情。我們每天看到孩子的時候,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吃、喝、玩、睡覺及其他的生活能力發展,事情雖小但背后卻都隱藏著心理問題。家長最 重要的是要學一些關于孩子成長方面的科學育兒的知識,還要了解孩子心理發展的特點,在遇到一些矛盾的時候最好能讀點兒書或者請教專 家及時地把它解決。大多數的心理問題發生都是一個過程,如果在小問題時能夠及時解決了一般都不會造成壞的影響。
家長應根據幼兒發育的不同時期和不同的心理特點進行教育,所以家長了解一些嬰幼兒心理發育的特點。發現偏差,應及時糾正,嚴重的要去醫院治療。
長沙會天心理咨詢有限公司(www.2courtsports.com)是一家湖南專業的心理咨詢中心,長沙婚姻咨詢,湖南青少年咨詢機構,長沙心理咨詢機構。會天心理由湖南省會天職業培訓學校、長沙會天心理咨詢有限公司、長沙市銀杏樹下心理援助中心三大實體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