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交恐怖癥
主要是在社交場合下幾乎不可控制地誘發即刻的焦慮發作,并對社交性場景持久地、明顯地害怕和回避。具體表現為患者害怕在有人的場合或被人注意的場合出現表情尷尬、發抖,臉紅、出汗或行為笨拙、手足無措,怕引起別人的注意。因此回避誘發焦慮的社交場景,不敢在餐館與別人對坐吃飯,害怕與人近距離相處,尤其回避與別人談話。赤面恐怖是較常見的一種,患者只要在公共場合就感到害羞臉紅、局促不安、尷尬、笨拙、遲鈍,怕成為人們恥笑的對象。有的患者害怕看別人的眼睛,怕跟別人的視線相遇,稱為對視恐怖。
2.特定的恐怖癥
特定的恐怖癥是對某一特定物體或高度特定的情境強烈的、不合理的害怕或厭惡。兒童時期多發。典型的特定恐怖是害怕動物(如蜘蛛、蛇)、自然環境(如風暴)、血、注射或高度特定的情境(如高處、密閉空間、飛行)?;颊邥虼硕a生回避行為。
3.場所恐怖癥
不僅害怕開放的空間,而且擔心在人群聚集的地方難以很快離去,或無法求援而感到焦慮。場所恐怖性情境的關鍵特征一是沒有即刻可用的出口,因此患者?;乇苓@些情境,或需要家人、親友陪同。
患病人群界定:
1.符合神經癥的診斷標準;
2.以恐懼為主,需符合以下4項:①對某些客體或處境有強烈恐懼,恐懼的程度與實際危險不相稱;②發作時有焦慮和自主神經癥狀;③有反復或持續的回避行為;④知道恐懼過分、不合理,或不必要,但無法控制;
3.對恐懼情景和事物的回避必須是或曾經是突出癥狀;
4.排除焦慮癥、分裂癥、疑病癥。
心理咨詢方式方法:
心理咨詢是處理長沙恐懼的重要方法,常用的有:
?。?)行為療法 包括系統脫敏療法、暴露療法等,為對特定恐怖癥最重要的方法。其原則包括:一是消除恐懼對象與焦慮恐懼反應之間的條件性聯系,二是對抗回避反應。
?。?)認知行為療法 認知行為療法是對恐怖癥的首選方法。既往的行為療法方法更強調可觀察到的行為動作,長期療效不甚滿意。認知行為療法在調整患者行為的同時,強調對患者不合理認知的調整,效果更好。尤其對社交恐怖癥患者,其歪曲的信念和信息處理過程使得癥狀持續存在,糾正這些歪曲的認知模式是咨詢中非常關鍵的內容。
社交恐怖癥的患者常有社交技能缺陷或低估自己的社交技能,因此可以通過一定時間的訓練來改善患者的癥狀。包括:心理咨詢師的示范作用、社交性強化、暴露的作業練習、自我肯定訓練等。
詳細的癥狀表現:
一、單一恐懼癥
單一恐懼癥患者對某種特定環境或特定物體產生恐懼,如害怕乘電梯、畏高、怕蟲、怕蛇等。這種單純性恐懼癥可能是由于兒時的一次遭遇引起,成長后會逐步減弱。
二、幽閉恐懼癥
幽閉恐懼癥是一種焦慮癥和恐懼癥同時存在的雙重精神緊張狀態。當患者一個人處于一種幽深,黑暗的環境中,會產生害怕、驚恐的感覺,從而產生冒汗、發抖、心悸、寒顫、渾身麻木、窒息感、潮紅、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眩暈、惡心、腹部不適等癥狀表現,嚴重的會暈倒休克。
三、社交恐懼癥
社交恐怖癥患者總是擔心會在別人面前出丑,在參加任何聚會之前,都會感到極度的焦慮。他們會想象自己如何在別人面前出丑,當他們真的和別人在一起的時候,會感到更加不自然,甚至說不出一句話。因此,癥狀嚴重的患者會極力回避這些場合,甚至閉門不出。嚴重的社交恐怖癥還會伴有以下軀體癥狀:出汗、口干、想上廁所、心跳劇烈。周圍的人可能會看到的癥狀有:口吃結巴、臉紅、呼吸急促、輕微戰抖,手腳冰涼等。
四、考試恐懼癥
表現為考生考試前產生害怕心理,出現一系列不良反應??荚囘^程中表現為頭暈出汗、緊張焦慮、記憶模糊、反應遲鈍、思維紊亂、精神不集中等。除心理反應外,嚴重的還可能引起生理上的胃痛、頭痛、腹痛。
得了恐懼癥對我們生活、工作產生很大的影響,讓我們身體、精神都遭遇痛苦還有可能會對家人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恐怖癥的解決一定要盡早、及時,相應地選擇的咨詢師和咨詢機構也要專業有效。只有經過系統專業的心理咨詢師的幫助,才能盡早的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