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的表現:
1.心境低落
主要表現為顯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觀。輕者悶悶不樂、無愉快感、興趣減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觀絕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輕的節律變化。在心境低落的基礎上,患者會出現自我評價降低,產生無用感、無望感、無助感和無價值感,常伴有自責自罪,嚴重者出現罪惡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現幻覺。
2.思維遲緩
患者思維聯想速度緩慢,反應遲鈍,思路閉塞,自覺“腦子好像是生了銹的機器”,“腦子像涂了一層糨糊一樣”。臨床上可見主動言語減少,語速明顯減慢,聲音低沉,對答困難,嚴重者交流無法順利進行。
3.意志活動減退
患者意志活動呈顯著持久的抑制。臨床表現行為緩慢,生活被動、疏懶,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圍人接觸交往,常獨坐一旁,或整日臥床,閉門獨居、疏遠親友、回避社交。嚴重時連吃、喝等生理需要和個人衛生都不顧,蓬頭垢面、不修邊幅,甚至發展為不語、不動、不食,稱為“抑郁性木僵”,但仔細精神檢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緒。嚴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極自殺的觀念或行為。消極悲觀的思想及自責自罪、缺乏自信心可萌發絕望的念頭,認為“結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種解脫”,“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并會使自殺企圖發展成自殺行為。這是抑郁癥最危險的癥狀,應提高警惕。
4.認知功能損害
研究認為抑郁癥患者存在認知功能損害。主要表現為近事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障礙、反應時間延長、警覺性增高、抽象思維能力差、學習困難、語言流暢性差、空間知覺、眼手協調及思維靈活性等能力減退。認知功能損害導致患者社會功能障礙,而且影響患者遠期預后。
5.軀體癥狀
主要有睡眠障礙、乏力、食欲減退、體重下降、便秘、身體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減退、陽痿、閉經等。
抑郁癥分輕度、中度和重度,不同嚴重程度的抑郁癥有不同的心理咨詢方法。使用藥物是中度以上抑郁發作的主要應對措施;對有明顯心理社會因素作用的抑郁發作患者,在使用藥物的同時常需輔助心理咨詢。常用的心理咨詢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咨詢、認知行為心理咨詢、人際關系心理咨詢、婚姻和家庭心理咨詢、精神動力學心理咨詢等,其中認知行為心理咨詢對抑郁發作的療效已經得到公認。
在抑郁癥的心理咨詢過程中,能有一個穩定的、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是最好的。無論處在哪個階段,專業人員的建議都會給我們提供很大的幫助,如果您正遭到情緒問題的困擾,建議先尋求專業心理咨詢師的幫助,長沙抑郁咨詢師可以幫助您評估處于哪種狀態,并為您提供最有針對性的心理咨詢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