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癥(obsessive-compulsive neurosis)是一種以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特征的神經癥,患者意識到它不必要,但不能控制,并為此苦惱而不安,自知力完好,求治心切我國強迫癥患病率為0.3% ,占精神科門診的0.1%-2%,發病多在16-30歲, 腦力勞動者多在強迫癥的各類病因中,社會心理因素起誘發作用,如工作和生活環境變換要求過分嚴格處境困難擔心意外家庭不和懷孕緊張親人去世政治沖擊和瀕臨 破產等,使患者謹小慎微,遇事猶豫不決,反復思考,憂心忡忡,促發強迫癥狀強迫癥還表現出一定的遺傳素質和人格特征,親屬患病率高于對照組患者人格特征 為:膽小怕事,優柔寡斷,過于細致,嚴肅古板,一絲不茍,反復推敲等等。
長沙強迫癥的臨床表現分為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兩大類強迫觀念有:強迫性懷疑,反復鎖門,反復 查對;強迫性回憶,對一些往事經歷反復回憶,明知缺乏實際意義但無法擺脫;強迫性窮思竭慮,無休止思索一些缺乏實際意義的問題,如人為什么分男女;強迫性對立思維,腦中出現對立思想,讀到戰爭,想到和平;強迫動作有:強迫性洗滌,如反復洗手洗澡,明知已清潔,無法控制;強迫計數,見到電線桿窗欄樓層就要計數,否則會感到煩躁;強迫性儀式動作,以此象征吉兇禍福,如某患者進門總要先進二步,再退一步,表示父病能逢兇化吉,不做這些動作會焦慮不安。
強迫癥患者的強迫行為一般是長期的持續,逐漸的讓影響自己的生活而不能停止。因此很多患者希望能立即停止自己的強迫儀式,但是實際上讓強迫行為快速停止的方式有些飲鴆止渴,這個行為停止也許會衍生出另一個行為。因此最好的方式還是跟長沙強迫癥咨詢師通過長期的咨詢一起找到行為背后的心理原因,真正的擺脫痛苦。